2019年11月27日,《湖南日報》在《幸福星沙的“平安密碼”——解讀長沙縣應急管理的“三個維度”》的報道中,特別提到“一會三卡”,織密安全防護網。
湖南日報·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新 通訊員 郭新輝
(刊登于2019年11月27日《湖南日報》09版)
原文鏈接 華聲在線
深度:“一會三卡”,織密安全防護網
長沙縣是工業大縣,冶金、有色、建材、機械、輕工等八大工貿是安全監管的重中之重。據統計,其中8個關鍵工序發生事故率達80%以上,主要原因是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夠。如果對工貿行業的8個關鍵工序實施有效監管,就意味著抓住了工貿行業事故發生率的“牛鼻子”。
基于互聯網思維,今年10月,長沙縣應急管理局以智慧監管為抓手,向科技要安全,用科技促安全,把安全生產要求向縱深推進,在我省率先開發并推廣應用“一會三卡”即“班前會、動工卡、體檢卡、應急卡”,能深入到企業相關環節的每一道工序,最大限度防止事故發生。
“一個大屏,一個APP,可以隨時隨地掌握企業生產情況。”日前,長沙縣“一會三卡”智慧綜合管理平臺正式上線。該APP集結了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技術,通過互聯網+,結合應急管理業務場景,正式融入應急管理的具體工作環節,為企業快速普及動工規范、體檢標準、應急處置常識,提高企業安全工作水平,預防、控制安全風險提供保護,為政府安全監管提供新的技術支撐。
據“一會三卡”技術方負責人介紹,從企業安全班前會,到隱患排查、整改、驗收,以及十項特殊作業標準化、流程化操作涵蓋企業安全生產全程,通過系統,形成閉環,可以大大降低疏忽概率,有效預防和降低事故風險。
“有了‘一會三卡’,實用有效,讓我們安心了不少。”長沙縣一家從事?;髽I的負責人介紹,從試運行的效果來看,系統對企業負責人掌控安全生產風險的能力加強,能更方便快捷了解班組安全體檢情況,及時排查隱患,消除風險。
長沙縣應急管理相關負責人介紹,“一會三卡”運行后,第一批選取20家企業試運行,再選100家企業使用 ,明年所有企業都將接入平臺進行監管,以“萬無一失”防止“一失萬無”, 讓幸福永遠由平安陪伴。
注:本報道原載華聲在線,上海潤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“一會三卡”的技術開發商,轉載《湖南日報》的報道,如有任何不妥,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。